融光之路

仿真红玫瑰

这已经是小莉第四次减肥失败了。小莉是个有些胖的女孩,她在初中时就有了一身婴儿肥,高考前也许因为压力太大的关系,又陷入了暴饮暴食的模式,这使得小莉的肥胖愈发严重。在上了大学后,小莉为了自己的形象,开始有意识的减肥。不过,减肥一向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尽管小莉不断的努力,但是总是半途而废。

客观的说,小莉的减肥也不是完全没有效果。至少目前看起来小莉也只是“有些胖”而已,但是小莉自己却对此极度不自信,经常性的处于精神崩溃的边缘。小莉自从上了大学之后便一直没有男朋友,其实这和她自己也有关系,毕竟当别人有意识的想要靠近她或者了解她时,小莉总是觉得自己配不上别人。身材是一道门槛,相貌则是另一道门槛。小莉不能说是一个不好看的姑娘,但是由于缺乏自信,她的美始终无法呈现给别人。

小莉试过很多减肥方法,但是这里面对她影响最大的还要数节食减肥法。小莉本身的肥胖或多或少就有饮食有关。她小时候的家庭关系并不好,一个不关心家庭的父亲和一个控制欲强的母亲让她的神经始终处于紧张状态,于是她学会了通过吃东西来解压。后来,这变成了一种习惯,每当小莉感觉情绪抑郁时都开始疯狂进食,而这导致了恶性循环。小莉尝试了几次节食减肥,无一不以停止节食后的报复性饮食为告终。长期的饮食紊乱也造成了内分泌的问题,小莉的脸上开始长起了痤疮,甚至严重得一度让她无法出门。好在小莉幸运的找到了治疗方案,最终痤疮被治愈了,可是这件事在小莉心里也留下了极大的伤疤。

大学毕业后,小莉进入社会,在一家公司里做职员。也许这一次是上天垂怜小莉,小林开始主动的接触小莉。小林其貌不扬,可能是因为对自己的条件心知肚明,小林没有去找更漂亮或者身材更好的女生做女朋友,而是看中了和自己的条件比较匹配的小莉,小林希望他可以和小莉一起过简单平淡的普通生活。

谁知,小莉却仿佛成了惊弓之鸟,不断的想逃开。她并不是讨厌小林,而是担心小林并不清楚她衣服下隐藏的肥胖身材。每当小莉一想到小林会发现自己真正的样子,小莉就觉得无法接受。

不过小莉也并不是一个喜欢自暴自弃的女孩,尽管她非常自卑,但是小莉却有足够的信念和勇气来改变。这一次,小莉选用了健身的办法。虽然很苦很累,自己也很不好意思拖着肥胖的身材来到健身房。可是,小林的主动接近对小莉而言是一种巨大的刺激,小莉开始意识到,假如自己不进行改变的话,那么无论什么样的男生来到自己生命里,结局都不会有任何不同。这样的信念支撑着小莉度过了最容易放弃的健身前期,她的身材开始有了变化。

小林却因为小莉的身材有了变化而开始觉得自己可能配不上小莉,随后渐渐的把关注转向了其他人。之前小莉一直与小林保持着一定的距离,现在小林开始主动的与小莉保持了距离,这让小莉多多少少有些难受。她一度怀疑是自己不够好的缘故。不过,由于健身的习惯坚持了下来,小莉的身材也开始越来越好,这让她开始有了自信,也就不那么的把小林的远离放在心上了。

另一个男生开始出现在小莉生命里。小莉由于健身的关系开始在租房附近慢跑,随后她结识了同样有慢跑习惯的大黄。大黄很是活泼开朗,经常说出一些话来把小莉逗笑。一来二去,大黄成了小莉的男朋友,两人在结伴慢跑之余,逐渐的融入了彼此的生活中去,小莉的幸福生活指日可待。

事情的转折还是来自于一次小莉带着大黄见自己父母的经过。在午饭前,小莉的母亲打趣的说起小莉以前的故事,大黄感兴趣的在一旁边听边讨论。小莉在厨房帮忙做饭时,偶然听到了母亲向大黄提起了小莉年轻时是多么的胖。

小莉猛的一震,顿时感到一股巨大的羞耻感袭便全身,内心的无力感又再一次浮现,这下她连菜刀都有些握不住了。此刻大黄和母亲一起笑了起来,两人的笑声在小莉耳朵里也有几丝讥笑的意味。小莉隐约的听到母亲还想提自己曾经长过满脸痤疮的事,赶忙几步返回内屋,找了个借口打断母亲的话。

这件事对小莉的打击是巨大的,她久久的没有从这股羞辱感中回过神来。小莉的过去好像是她人生中的一个污点,一个永远不希望别人知道的秘密。那之后,小莉向大黄提出了分手,随后迅速的辞职搬家,生怕大黄再次找到她。

这次小莉决心彻底的重启自己的人生。她搬到另一个城市,学习了瑜伽,随后成为一名瑜伽老师。小莉从此再也没有暴饮暴食过,也没有再次肥胖过。瑜伽多多少少的提升了小莉的自我接纳能力,也帮助小莉的内分泌恢复了正常。小莉终于可以开始有意识的修复自己过去的伤疤。

小莉随后发现,当今社会与她有同样处境的还有许多人,不仅是女性,也有男性。由于无法学会接纳自己,许多人都陷入了各种各样的情绪焦虑之中。小莉随后转向了营养学的研究,并在之后成为了一名广受欢迎的美食博主。小莉将营养学的知识融入在厨房,做出营养丰富而且非常健康的美食,来帮助那些因为焦虑而导致暴饮暴食的人找到正确而均衡的饮食方式。小莉随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一家电视台找到了小莉录制节目,节目中介绍了小莉是如何改变自己的,小莉的经历感染并激励了许多人。


总结

由于我们的社会是一个男权社会,因此厌女症成为了许多文化中的一部分。厌女症不仅是外在的表现,更是一种对内在女性的厌恶。内在男性有时也会成为被厌恶的一部分,并且造成同样的显著影响,但就整个人类社会而言,厌女症的规模、范围、程度要远远比对内在男性的厌恶来得严重。有时,一个人不仅厌恶内在男性,也同时厌恶内在女性,而这造成了更彻底的自我厌恶。

厌女症的出现与文化氛围有一定关系。当社会上宣传女性服从男性、男性优于女性时,女性是一个从属的下等地位,又因为男性与女性的不平等,甚至是更广范围的人与人不平等,使得弱肉强食的世界观深入人心。在一个强者通吃的环境里,自然所有人都想当强者,没有人愿意把自己软弱的一面(例如象征从属和下等的女性身份和柔软细腻的行为表现)暴露给别人,而这就造成了对女性的厌恶。

更为致命的是,我们的世界为完美的女性设定了一套标准(完美的男性也是如此),这套标准看得见摸得着:女明星的穿着打扮、杂志或时装秀的潮流方向、男性喜好的女性形象无一不是这套标准的贡献者。因此,一个人总是对自己很挑剔,总是觉得自己无法满足这样的标准,随后这引发了各种各样的焦虑,一个人由此始终无法接纳自己。

这倒并不是说我们不该追求一个健康美好的身材及外表,但是,自己希望自己变得更健康更美好与自己为了别人而变得更健康更美好是两回事。厌女症的一个表现便是这样的目的始终是为了别人而不是自己。

男性也常常是厌女症的受害者。当社会上存在性别刻板印象时,男性也不敢坦然面对自己内心柔软温情的一部分,因为有时这样的特质会被视为软弱的、可耻的。因而,男性也会彻底划清和女性的界限,坚决不承认一个人的内在存在内在女性的部分。往往内在男性与内在女性的分工是:内在男性善于创造,内在女性善于美化。缺失的内在女性常常使得一个人很难找到生活的乐趣和意义,心灵也很难受到滋润。不得不提,这样的内在男性或内在女性问题,不仅和一个人的童年经历有关,也和一个国家的历史有关。很多时候,当一个人的童年、或者一个国家的历史出现匮乏的记忆时,一个人会出于生存的恐惧而拼命囤积或者注重物质,这也使得一个人很难学会优雅而放松的生活,而这是内在女性的功能之一。

地球本身也被视作一个母亲的形象。人类集体意识选用母亲而不是父亲来称呼地球,这其中是大有深意的。长期以来,地球被人类随意开采、大量破坏和严重污染,这都是人类社会无意识破坏内在女性的一种具体体现。今天,随着性别平等的呼声渐高,女性的地位也被广泛讨论,这使得厌女症的全球大流行被反思,并一定程度上得以解决。不过,你可以不必苦等整个社会彻底解决厌女症,而是可以自己先超越厌女症,这将会带来你自己的巨大改变。


2024年更新:此文写于2020年,在当时,厌女这个词没有太多的争议,但是来到2024年,很多人一看到这个词就想到了打拳、想到了男女对立。我不觉得我在2020年写的这篇文章有太大问题,但很多人一看到这些字眼就忍不住产生应激反应,就跟很多社会现象联想到了一起,不由自主的想找到男女对立的词汇挑刺。我觉得如今社会所流行的女性恨男性或者男性恨女性,跟本文说的厌女并不是一回事,说是厌女,实际上就是喜欢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自己存在无法解决的痛苦,于是通过攻击别人来发泄。这让我想到了经典的“打左灯向右转”,很多人只是借着厌女这个词攻击其他人类,本质是厌恶人类。对于修行者来说,厌女这个概念是为了反观自身,解除自身的问题模式,从而吸引一个更好的未来。修行与社会运动完全无关,社会运动的实质就是参与集体业力,而修行的实质则是解决自己的业力。社会运动是想借着男女对立寻求权力的平衡,甚至是利益和特权,本质上还是对世俗世界和生命轮回恋恋不忘,这从来都不是修行所关注的,在修行者的眼中,凡事都有因果,如今的男女对立只是集体业力触发的周期,谁会害你、你会害谁早有定数,从来不是一个男性集体对抗女性集体的课题。

厌女这个词本身对于灵性而言,它来自于一个内在家庭的理论:内在家庭是说,每个人的内在都可以分为内在小孩、内在青年、内在成人、内在家长等部分,而这些内在小孩、青年、成人等又分为男女两部分,只有所有的内在家庭成员都和谐完整,那么你才是一个完整的人,而厌女就是说内在家庭中的内在女孩、内在女性等成员出了问题,这表现为我们不懂得如何展现自己的美、不懂得如何协商、不懂得如何爱自己、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脆弱不安等。如果换成更本土的概念,你可能就理解了:内在男女就是内在阴阳,道家所追求的就是一种阴阳平衡,而厌女其实就是一味的强调阳而讨厌阴。只不过,传统文化就是厌女的,封建制度以孝治天下,你敢说男女,立刻就是大逆不道,不会有好下场的,于是才隐晦的以阴阳、阴中之阳、阳中之阴来代替,或是刚柔并济、以柔克刚这种说法,但无论是哪一种,道家所崇尚的绝对不是男的阳刚女的阴柔这种狭隘的认知。

从这个角度来说,厌女并不是字面意义上直观的男性厌恶女性、女性要为自己争取权力,只要是对弱者的厌恶就是一种厌女,只要是强调刚而拒绝柔就是一种厌女,只要是毫无怜悯和同情心的就是一种厌女,所以那些攻击欲很强的人,本身就是一种厌女。比如有些男性的经典言语:“男的杀光,女的活捉”就是一种厌女,因为这首先是一种雄性竞争之下的攻击力外溢,杀光其他男性的意思就是对弱者毫无怜悯,把弱小的男性当成没有价值的女性来对待,而活捉女性本质上也是没有把女性当人看,而是当成财产来看,今天觉得你有性价值可以活捉你,明天玩腻了随时可以处理掉你。而同样的,现在的很多女性攻击男性,例如联合其他女性构陷男性,或者觉得男性就该杀光,其实也是攻击力外溢的表现,她们只是生理性别为女性的男性而已,这种毫无同理心的表现本质上还是厌女。今日的社会舆论如此极端,主要是极端思想的人挤占了公共讨论空间,那些人格黑暗的人,例如npd全能自恋者,他们没有正常人类的共情能力,意识不到言语对其他人的伤害,反而是能从伤害他人的行为中找到存在感,于是在网上大肆发泄攻击欲,使得正常人类越来越不敢发表言论,因为不管说什么都有可能遭到人身攻击,久而久之社会上就只剩极端的声音了,这些言论又影响了心智尚不成熟的未成年人,导致的结果就是越来越多的人对其他人和这个世界充满着无明的憎恨和戾气。

就厌女这个课题,其实最应该反思和觉醒的依然是男性,这并不是因为很多女性认为的男性要为男权社会的历史负债,而是因为在厌女症中,受伤最严重的是男性。很多如今被称为小镇做题家的男性们,由于缺失了内在女性的部分,丝毫意识不到美、和谐、优雅这些品质对自己的重要性,变得邋里邋遢,毫无性吸引力,生活也谈不上愉快。这是因为,厌女症的产生很多原因就是和重男轻女的父母有关,孩子天生模仿父母,而父母是怎样的,子女就是怎样的。很多人以为在重男轻女的家庭中,男孩子是受益方,女孩子是受害者,其实并不是这样,有重男轻女思想的父母本身就是人格心智不健全和认知极低的人类,这样的人本身就充满了各种愚痴,又因为父母的身份获得了不匹配德行的权力,那自然是谁靠近他们谁倒霉,重男轻女也意味着他们把关注力都放在男孩子身上和男孩寄生,并且给男孩灌输一整套有问题的价值观钳制他们的思想。女孩虽然因为被忽视和拒绝而受到心灵伤害,但是也因为缺少关注而保留了一定程度的自我发展空间,更容易做到和父母不同,从而摆脱父母的命运,男孩子才是因为重男轻女的父母过分关注而不知不觉中继承了大量父母的愚痴,想要意识到自己的问题都没那么容易,这样的男孩如果没有后天的觉醒,结果一定是和他的父母一样,一辈子重复着悲剧。


声明:本站内容皆为原创,禁止他人删改拼接或剽窃盗用本网站的文章内容,未经许可利用本网站的文章或内容为自己牟利将为你创造业力,本网站及作者不承担任何包括业力在内的后果。转载请参考转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