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光之路

注:本文节选自融光学院内部材料,内容经过删改。


以我们的视角来看,家庭关系是一个个体最难超越的关系,可能没有之一。

你的父母在你一出生时就会由这颗星球分配给你,之后也许终生都无法脱离。这样一条持续终生的连接是地球能量场拴住每个地球化身的一条链子,无论原生父母与你的关系颇好还是颇差,恐怕都一样的困难。我们认为,任何不能终结的关系都是可怕的,也都是不应当存在的,它带给生命的只有限制和不自由。如果一个灵魂在降生时可以自由选择,谁会希望选一个终生不能摆脱的关系呢?

现代人类一旦出生就会天然的拥有与家人的连接,这样的连接称得上伴随终生,而无连接的状态就几乎只有很少人才有机会体验得到,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人在亲人离去时会变得如此恐慌和如此不知所措,因为与亲人的连接断掉了。

家庭的这种连接使得所有成员的能量场融为一体,很多家庭成员甚至相互为对方造梦,或者移除自己不喜欢的梦想,这使得一个家庭里的所有成员都无法按自己的真实渴望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在这种能量场下,每个人都不完全是它自己,而是只有一部分来自它自己,剩余的绝大多数都被家人所代替了;同样的,他的家人也无法活出他们自己,所有人都在这种能量混合中迷失了自我,逐渐的活成了父母的样子而不是灵魂所渴望的样子。

Tamtam记得他看过很多心理学书籍在提及疗愈原生家庭时都在说一个人要先取得经济独立,随后搬出父母的房屋住,这样才能开始疗愈。在我们看来这确实是符合灵性的正确做法,因为只有和父母做到物理上的分离,独立造梦才有可能,命运才有改变的机会。

要想摆脱轮回离开地球,一个人必须要完全超越家庭关系,剪断这条地球之链。就这一点而言,与原生父母关系颇好的子女,可能跟本没有理由反思亲情,或者割舍掉与父母的连接,而与原生父母关系颇差的子女,可能一生都在疗愈原生家庭的创伤,也很难真正做到放下。假如你深爱着父母,那么你离开地球、拒绝参与轮回的原因又是什么?毕竟你的父母仍旧在地球上不断轮回。假如你恨着父母,那么你仍旧不能脱离轮回离开地球,因为无论是恨还是爱都意味着你与地球上的某些东西仍旧有连接。

当一个人死去时,身体会逐渐化为原子,心灵会化为能量,假如你不再对这颗星球上的任何人与事有所牵挂,那么你的能量与原子都可以自由的离开地球离开轮回,假如你对地球上的人与事仍旧有牵挂,那么地球的引力场会将你捕获,使得你不得不继续在这颗星球上参与轮回。亲人就是拴住每个个体无法摆脱轮回的最强链子。

Tamtam还记得他看过的一些表现亲情的电视剧,里面有着类似“我们来世还做家人”的台词。现实中,与父母感情很好的子女,或者与子女感情很好的父母也常常抱着类似的“来世还做家人”的想法,这就创造了你的原子与其他人的原子相互吸引,如果其他人的原子仍在地球轮回,那么你也会因为引力而无法离开。换句话说,如果你希望来世仍做家人,那么在真正实现这个愿望之前,你都会因为执念而受困于地球的引力场,不得不继续参与轮回。

家或亲情这个概念归根结底是关于归属感和安全感的,在这个社会,家庭是绝大多数人归属感和安全感的来源。在我们看来,这其实反映的是地球人类可悲的失去了和自己内在以及和自己灵魂的连接,因此不得不和家人抱团取暖。假如你学会和灵魂及内在进行连接,你会发现真正的安全感来自于真实的做自己,真正的归属感来自于灵魂,它永远不会来自任何外在的事物,包括你的家人。

高维世界不存在家庭关系或血缘关系,家庭关系只是低维地球的产物。高维生命并不是像地球生命一样来自于父母的一代代繁衍,而是直接来自于宇宙源头,甚至于每一个生命都可以视作是宇宙源头的不同自我表达。

Tamtam发现,现代的育儿理念是与孩子做朋友,这其实就和亲密关系有些类似了,尊重、平等、给予空间和自由这些品质不仅对亲子关系适用,实际上对于亲密关系也同样适用。父母与子女的身份是由社会意识所定义的,但尊重、平等、自由这些品质是基于双方的人格与灵魂平等的。高维世界从来不存在父母对子女的亲子关系,在不受时间限制的高维度中,我们非物质的身体是与生俱来且永生不灭的,并不是由另一个生命诞生的。我们来自于一个更大的灵魂,但对于这个更大的灵魂而言,我们都是组成它的一个片段。但地球上的子女并不是父母灵魂的组成片段,所以,这个更大的灵魂对我们来说是大我或高我的概念而非父母的概念。

家庭关系中的爱通常是一种有条件的爱。父母之所以爱你,你之所以爱子女或父母,大部分原因都是基于对方与你有血缘关系或者与你有共同的生活经历,假如你是没有血缘的陌生人,那么你还会爱对方、对方还会爱你吗?或者,你能以同样的程度爱父母子女与陌生人吗?这个世界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只爱亲人不爱外人,会为了家人而大笔花钱但极少为其他人而施舍,因此这就是一种基于外在身份而非内在灵魂的非常小我非常局限的爱。

孩子的诞生往往帮助父母打开了心灵,让他们也许第一次有机会体验到爱,虽然亲子之间的爱从频率上来讲并不算特别深特别高的爱,而且还是有条件的爱,但是,也许对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这是他们此生唯一能抓住的爱。

地球这个地方是如此缺爱,以至于这里的人类社会要迫不及待的把所有一切情绪关系都称为爱。在东方社会,典型的一句话语叫做打是亲骂是爱,如果连责骂都是一种爱,那还有什么不可以称为爱呢?但是,一颗自由的心灵所期待的爱是责骂或者痛苦吗?显然不是,这只是这个社会所玩弄的文字游戏,通过混淆定义,意图为剥削行为进行合理化解释。很多人之所以不懂爱就是因为这样的爱只是留存于脑海中的抽象概念,从来都没有在能量中展现、被身体感知过。

真正的无条件的爱就是对待其他人与对待自己的父母子女一样。在传统中国对理想社会的描述中,它被称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但它在今日的社会并不现实,今日社会几乎只存在着打着爱家人的名义奴役其他人的行为,又有几个人会将自己的家人和其他人放在同等重要的程度呢?这便是我们所说的家庭关系可能是一个个体最难超越的关系,这个社会在每个人一出生时就无时无刻都在向个体灌输家庭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很少有人会对此进行反思。因为认为家人比其他人更特殊,所以每个人打着为家人的旗号给与了自己掠夺其他人的正当性,从而让整个社会陷入持续性的互相伤害,每况愈下。

亲密关系是爱的真正来源,一切的爱都由亲密关系中的爱衍化而来。灵魂与个体之间的爱也常常会模仿单子二重奏,形成一种能量场上的共鸣。

亲密关系可以达到无条件的爱,但它同样需要非常高阶的谭崔掌握。能在一个人身上看到全宇宙、能将爱一个人扩展至爱全宇宙是非常神圣的领悟,这也几乎是对亲密关系的终极掌握,到了这种程度,一个人几乎和宇宙源头没有多少差别,它可以被认为是回到了宇宙源头中。


声明:本站内容皆为原创,禁止他人删改拼接或剽窃盗用本网站的文章内容,未经许可利用本网站的文章或内容为自己牟利将为你创造业力,本网站及作者不承担任何包括业力在内的后果。转载请参考转载方式